林清玄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新大学。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林清玄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台湾儿童绘画赛优选,10岁就开始读小说,林清玄记得小时最喜欢的是《西游记》。

林清玄20岁就出版了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林清玄讲道:“在童年时代,我就立志成为作家。近六十年来,我从未停止写作。半生写作,老天已给我最好的报偿”。

错过了繁花的季节,到了最后,草原寂寂、大地干裂、寒风呼号,开花,已经成为遥远的梦了!

一路上,当然有许多考验、挫折、艰辛,由于保持最初的存心、梦想与追寻,总能渡河越山,跨过泥泞与荆棘,一边仰望天上的彩霞,一边俯视脚边的玫瑰,向万里无寸草处行去!

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寻味,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正如他曾说过文章要“向内探索,向外追寻”。他的散文创作通常起源于平常之物,在优化文字语言的同时,意蕴也会得到系统性展现,透露出生命的玄机,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怦然心动的感受。例如,在《黄昏菩提》一文中,“从有蚂蚁窝的菩提树荫走到阳光浪漫的黄昏,我深深地震动了,觉得在乡村生活的人是生命的自然,而在都市里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一些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作者由菩提联想到生命及心情的智慧。立意也从一个场景而幻化到另一个场景,使散文中有了十分玄妙的哲理体现。

人是不能失去梦想的,正如植物不能失去光、空气和水。梦和梦想不能等同,对于个体而言,有梦,活着睡着了;有梦想,活着有滋有味干活,不至于行尸走肉。百丈禅师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高处着眼,低处入手,是做人的底气,也是梦想的庄严。几曾何时,都想高成本生活,是人变质的开始。以梦为马,十分可怕;以梦想为指引,才有奋不顾身的可能。坚守梦想就是除却牵绊的过程,自我砸碎枷锁,所谓放飞自己,大抵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