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1 岁的豆豆,

看起来不算健壮,

却已是个运动好手。

3 岁多,他就跟在妈妈后面学攀岩,‍

也练过拳击、玩过击剑,每天坚持打篮球。

因为运动,豆豆和妈妈探索出了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的新可能。

妈妈说,运动让他更自信,

豆豆说,篮球落在地板上的声音,真好听。

豆豆的故事并不复杂,却别有一股动人的力量。运动给豆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成长轨迹,又能给其他家庭带来什么借鉴?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联系到豆豆妈妈,想要从母亲的视角,更深入地还原这个故事。以下是豆豆妈妈的叙述:

豆豆 3 岁多,走路还不太稳时,我就领着他进了攀岩馆。

一方面是我自己从小就接触运动。小学时入选了体操队,一练就是 4 年;哪怕怀着豆豆 8 个月时也坚持练瑜伽。运动使我健康、自信,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豆豆是独生子,因为我工作的原因,他从小被阿姨带着,很少接触外界,这让他性格有点内向,也比较自我。我希望运动能让他结交新朋友,学会包容,也增加胆识。

当时豆豆个子还很小,他看着高且倾斜的攀岩墙,又好奇又害怕,和我说“妈妈,它好高呀”。我就鼓励他,没关系,妈妈会在后面托着你,你努力往上攀,能攀到哪里就哪里。

这之后,我又带他体验了很多运动项目。直到现在,我的期望仍然如此:不需要你做多好,只要你愿意尝试和尽力,足矣!

去拍耐克这支视频的时候,天还没大亮,豆豆就起来换衣服了。紧凑的拍摄持续了一天,从寒冷的湖边场景,到篮球比赛和拳击实战,再到亲子对谈……这么长的时间,我这个成年人都有点吃不消,但豆豆没有抱怨过一句。连导演都说,豆豆小小年纪,已经很有男子汉的样子了。我也很欣慰,这种踏实和耐性,正是运动带给他的一份财富。

如果一定要说豆豆的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觉得还是在他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之后。

这些年,豆豆接触了很多体育项目。他玩过击剑、帆船,练过拳击和橄榄球,后来偶然接触到篮球,一下子就迷上了。

5 岁半的豆豆第一次接触篮球

5 岁半参加训练,豆豆上手得很快,一年时间教练就推荐他进参赛班。但参赛集训班离家很远,往返要 70 多公里。最后我把决定权交给了豆豆,如果你愿意,妈妈就陪你。

豆豆说愿意。之后每周末放学,我就开车 3 个小时陪他去训练,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哪怕工作再忙,我也会抽出这一段陪伴的时间。

除此之外,豆豆放学后还会在家主动多练上一小时,这份执着和坚持,完全出自于他对篮球的热爱。

豆豆房间里关于篮球的收藏

说实话,从前豆豆练橄榄球或是拳击,也会有想偷懒的时候,但在篮球上,他完全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也是从这件事我发现,当一个孩子找到了他的热爱,那股力量是巨大的,他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坚持。篮球对他改变很大的另一点,就是团队精神。豆豆的技术在同龄人里比较亮眼,尤其是投篮很准,他自然会有点骄傲。有段时间,他拿到球就自己往前冲,也不看队友。我和教练都跟他谈过这个问题,但收效不大。直到有次他加入新的队伍打比赛,因为队友间都不熟悉,没人会专门给他传球,打不出想要的配合,豆豆一下子觉得很挫败。

他自己也开始反思,明白在团队运动里,“个人主义”是最不可取的。之后,他加大了传球、助攻相关的练习,也会主动去观察队友的位置。

前段时间的区级比赛,他拿到了助攻第一,还回家和我炫耀,说“妈妈你看,我现在不像以前了,抱着球一个人跑,我打配合打得特别好。”

所以孩子经历了,自然就成长了。

很多朋友来我们家玩,都会感叹运动器材的丰富。对我和豆豆来说,运动是一项共同的爱好,有时候也会充当着我们母子关系的磨合剂。

印象最深的就是豆豆接触拳击的一年多时光。我一直觉得,男子汉应该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能力,就萌发了让豆豆打拳的念头。当时豆豆训练了半年就迎来初次实战,没几下就被对手重重地一拳打到了脸上,鼻子瞬间流血。他特别紧张地看向我,希望我替他喊停,但我没有。

其实那一刻,我心情很纠结,既心疼又兴奋,最后我用调侃的口吻鼓励他:“没事,儿子你真爷们儿!

后来有一天开车去拳馆的路上,豆豆很严肃地说,他要和我谈谈。他说自己已经决定不练拳击了,如果我不同意,他甚至连“逃跑”回家的路线都规划好了。

我当时都惊呆了。我没意识到豆豆对拳击的抵触情绪已经如此强烈。这件事对我本身也触动很大,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严格了。

之后我和教练沟通,暂停了拳击课,大概有四个月的时间没再提这件事。直到疫情结束,有天我自己去上课,邀请豆豆陪同。他陪我去了,就在场边看,回家之后他和我说,“妈妈,我觉得你打拳真特好”。

可能对他来说,我的执着成了一种榜样,他会觉得妈妈一直在坚持,那么我也可以。

慢慢的,豆豆的抵触情绪没那么重了,恢复了训练。有时我想偷懒,他还会反过来监督我。

感慨运动成为了我们母子之间一座特殊的桥梁。

豆豆现在 11 岁,算是从儿童进入青少年的过渡阶段;我身边也有朋友抱怨,说这个年纪的孩子特别自我和叛逆。但对我来说,运动带给我俩彼此了解的渠道和窗口。和豆豆一起打球或练拳,自然而然地就让母子关系更加亲密,也让我俩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自己总结,其实家长可以少些说教,让他听见不如让他看见。身教胜于言传,做好自己,也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尝试,他的成长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许多体育相关的短片,都着力于拔高运动的意义:身体素质远超常人的天才们、刻苦的训练、对“更高更强”永无止境的追逐……这固然是运动热血励志的一面,却远远不是全部。

对于我们、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运动应该是快乐的。探索自我、挑战自我,从中收获自信和乐趣,才是运动带来的最本真和纯粹的快乐。

这或许正是耐克拍摄《爸妈说GO》系列的初心。拍的是运动,但更是一个生命的成长。

去年夏天的《上板吧,菜菜》,我们看着6 岁的菜菜一次次随滑板跃起。不仅自己“飞”,她还带动了妈妈从零开始学滑板,让一家三口成为彼此最好的玩伴。

而这一次,我们跟随豆豆一起起跑、过人、投篮,看着他投球从“三不沾”到空心入篮,从滚地“耍赖”到学会坚持,看见他与母亲相互理解,更看见热爱能够带给一个孩子的力量。

豆豆高高跃起的瞬间,我们同样看清了梦想的模样。

这不仅是豆豆一个人的故事,也是这一代青少年的共同缩影。比起一个刻在奖牌上的成绩,运动更像是一位老朋友,陪着他们成长,在探索自我的同时,也探索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

而鼓励和支持这种探索,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运动,爱上运动,不仅是家长、学校、社会的责任,也是耐克这样的运动品牌一直倡导的方向。

运动能够带给孩子什么?乐趣、自信、激发潜能、超越自我……无论是《爸妈说GO》系列短片,还是耐克少儿跑、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简称CHBL)等活动,都展现了耐克一直以来的愿景:让孩子们多运动、爱运动,从中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豆豆参与线下耐克活动

视频里,豆豆妈妈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不可能一辈子陪着他,而他也不可能一辈子回头喊妈妈。你是需要放手的,就哪怕放两根手指头。“

这也是整个片子里,我们最喜欢的一段。一个愿意支持和陪伴孩子运动的家庭,才能为我们的下一代开启无限可能。每一个好样的豆豆背后,都有一个好样的豆豆妈妈。

而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去拥抱运动的快乐,更拓展运动的边界。

准备好了吗?和豆豆一起,动起来吧!

也欢迎分享你在运动中收获的快乐瞬间:

运动中的哪一时刻让你充满成就感?

尝试过和家人一起运动吗?

如果可以,最想和家人共同挑战哪个项目?

快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吧!推广点个“在看”,和豆豆一起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