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教资面试试讲稿《彩色的梦》(二年级画一张彩色的梦想怎么画)彩色的梦想儿童画,
基本要求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会梦的多彩之处;
(3)设计合理的板书。
答辩题目:
1. 谈谈课文《彩色的梦》的艺术特色?
2. 教学目标如何设置以及设置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都做过梦吗?谁能分享一下自己做过的最美的梦呀?
(学生分享交流)
师:同学们做的梦都是五颜六色的,美妙地都让老师沉浸其中了呢,那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另一个小朋友的梦中畅游一下,学习一首儿童诗——彩色的梦。
(板书课题:彩色的梦,并全班齐读课题)
(二)新授环节
1. 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出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一共有4个小节。
2. 检查生字词
教师出示ppt上的生字词,学生齐读,教师指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字词。
3. 再读童诗,深入研读
(1)学生自由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出趣味,可小组合作读诗歌,并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做出评价和指导。
(2)思考第一小节:理解“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这句话的意思。
总结:通过“一大把”“长、圆、硬”和后文的“躺在铅笔盒里”这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这里描述的彩色的梦,实际指的是彩色的铅笔(板书:彩色铅笔),“长、圆、硬”等词交代了彩笔的形状和质地。
(3)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圈画出彩色铅笔都画了什么?
总结:第二节——草坪、野花、天空;第三节——雪松、小鸟、烟囱、太阳;第四节——水果香、季节风、紫葡萄的叮咛。(板书)
(4)多么奇妙的彩色铅笔,难怪作者说它是大森林的精灵。请同学们借助黑板上的词语,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彩色铅笔画出的神奇世界。
总结:大片绿色的草坪,上面点缀着大朵大朵鲜艳的花,蓝蓝的天空像透明的一般,偶尔飘过的云形态各异,有的像奔腾的骏马,有的像连绵的山;葱郁的森林里有雪松、小鸟、小屋、太阳等,鸟会唱歌,小屋的烟囱上有一个又大又红的像苹果一样的大太阳,微风轻拂,空气中飘着蔬菜瓜果的香甜气味。
(三)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如果你拿着彩色铅笔,你想画些什么呢?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师指导:模仿第2小节时,要重在写色彩的美,可以运用恰当的量词和对应的色彩来进行;第3小节的仿写,注意内容,句式形式可以不固定,可以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再合作完成。
小组合作进行仿写,然后进行现场展示,教师评价并指导。
(四)小结作业
小结:多么神奇的彩色铅笔呀!因为有了它,一张普通的白纸才会变得异常美妙,我们的想象才会变成白纸上一幅幅彩色的图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彩色的梦吧!(配乐朗读)
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你心中彩色的梦画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同学们心中彩色的梦。
(五)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谈谈课文《彩色的梦》的艺术特色?
《彩色的梦》是一首充满童真、稚趣的儿童诗,描写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诗歌语言平易质朴,朗朗上口,句式简单灵活多变。结构相同,富有韵律,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活泼、灵动。在进行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诗歌内容,梳理诗歌脉络,感受诗歌情感内涵,以读促悟、以悟助读,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加强对于诗歌的感知能力,丰富课堂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反复让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朗读、全班齐读等,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2.教学目标如何设置以及设置的理由?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理由: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学段的诗歌教学应重在积累、熏陶感悟,而非透彻地体会。鉴于此,我带领学生们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美,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并能在课后展开想象,将自己心中所想用语言或者图画展现出来。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