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一位15岁少年违规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使用无人机“黑飞”,所幸无人机被机场反制设备击落,未造成客机事故...

黑飞:指在未获得操纵无人机许可的情况下在禁飞区域进行空中飞行,对空中航班造成干扰,危害公共安全。

这位少年在“黑飞”被警方通报后,还在抖音公布一段视频:坦言自己就是“黑飞”当事人,明知自己行为违法,这么做就是为了出名,想上抖音热榜!

1

“网红”成梦想引发家长担忧

这则新闻报道后,许多网友都表示担忧:

“这孩子想法太扭曲了,三观歪成什么样啊?”

“正读书的年纪,不在学校学习知识,正经事一样没干,满脑子想红、想出名?”

最让家长们担心的是,这样的情况还不少!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直播乱象频生,孩子又沉迷于此,不少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注意到这些问题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不少关于网络直播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建议:

无利不起早,关闭平台打赏功能,能有效杜绝主播为获取灰色收益而进行的恶俗、低俗等博眼球和擦边球的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建议:

按直播内容进行分类监管,成立网络直播监督平台,对二类直播实行强制冷静期制度,打赏者三天内可以无理由撤回打赏,打赏金额与频次上限设置权归于监管部门。

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建议:

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开展科普,提升优质知识传播者在网的绝对数量。

近年来,网络直播这种新兴的网络媒介悄无声息地风靡了各个年龄段的网民群体,许多学生更是一放学就抱着手机不撒手...

网络直播中的“打赏”行为来钱太快太多,更是让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对直播行业趋之若鹜!

在新华网的一次调查统计中,发现有54%的青少年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

2

不必谈“网红”色变?

其实,“主播”和“网红”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正常产物。最开始出现这个职业时,大家只是觉得是个“新鲜词”,并没有过多的歧义。

但随着时间流逝,“网红”逐渐陷入三俗怪圈,恶意炒作、低俗表演层出不穷,传达的价值观也越来越畸形。

在这种背景下,家长听到孩子想要成为主播、网红的想法,自然会如临大敌。

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主播都是低俗、不堪入目的!

3

“网红”也有正能量!

互联网上同样有一批“正能量”博主,他们借助网络直播这一媒介,传播着各类知识,用心宣扬传统文化...

爱用“张三”做案例的刑法学教授——罗翔

他把法律案例讲成段子,许多听过他课的学生称他为法律界“郭德纲”,为此,他的课程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

连罗翔本人也十分诧异:没想到大家最喜欢的网课居然是刑法课...

弹奏古筝在法国街头“炸街”的汉服少女——彭静旋

相信有不少网友都看到过她的视频,穿着汉服在异乡街头用中国传统乐器古筝演奏一首首名曲,不少外国友人在她身旁为乐声驻足...

人民网都报道过的“网红”—— 物理奶奶

吴於人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 “物理奶奶”、“吴姥姥”,她是72岁同济大学退休物理教授,仅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讲明白,把晦涩难懂的物理课讲的引人入胜...

家长们不希望孩子们当网红,并不是真的阻止他们去实现梦想,而是担心孩子只看到了网红的名与利!被“流量思维”裹挟着用不正确的方式去实现梦想,担心孩子们像文章开篇提到的那个少年一样,最终滑向违法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