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63年青春与梦想的第一监狱,新疆监狱人梦开始的地方(16岁无证驾驶出车祸怎么处理)未成年人梦开始的地方,
【题记】他们热爱人生,却放弃了自由,只因为选择了监狱警察这份职业;他们珍惜人生,却舍弃了太多,只因为使命的召唤……

回首第一监狱63年的发展历程,迈出的每个步伐,无不踩着时代的旋律,打上时代的烙印。它饱含着老一辈监狱人创业的艰辛与汗水,见证了一代代监狱民警职工的青春与梦想……
时间像一个拓荒者……
从1955年到2018年,第一监狱从荒凉走向繁荣,从贫瘠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
时间更像一个见证者……
一张张生动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献实物,勾起着生动的记忆,也印证着奋斗足迹。
悠悠历史长河中,63年只是短暂一瞬。砥砺奋进的征途上,63年已然铸就辉煌。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看看第一监狱的前世今生。
1955.创建初期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挥师西进。 1950年3月,新疆人民政府接管了原国民党的旧监狱,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各地人民法院直接领导和管理。同年11月,除原迪化监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监狱前身,旧址在新中剧院新市巷68号,于1951年10月成立新疆省公安厅新生劳改被服队,1953年4月更名为新疆省公安厅劳改支队,于1955年10月26日被正式命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监狱)由公安厅管理外,各地监狱均由所在地公安机关领导和管理。



接收监狱初期,第一代监狱民警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酷暑抗严寒,战风斗沙、开荒造园、白手起家、筹建工厂、兴办砖厂,奏响了“老一监人”创业的凯歌。














作为新疆监狱事业的发祥地,先后孕育了五座监所:芦草沟煤矿,现为新收犯监狱;少管队,现为乌鲁木齐未成年犯管教所;女犯中队,现为女子监狱;一大队桃树园石灰石矿,现为吐鲁番监狱;二大队文光水泥厂,现为第四监狱。
1983年女犯中队改为第二监狱(现女子监狱)1984年筹建桃树园石灰石矿(现吐鲁番监狱)1985年转产新建文光水泥厂(现第四监狱)1978 · 改革开放
一位离休老干部在回忆改革开放之前的监狱工作环境时动情地说:“到处是土路平房,一下雨满脚泥,民警职工架炉烧火,没有制式警服,罪犯服装也不统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在1981年“第八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劳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阐明了在新时期劳改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监狱根据改造对象变化的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各项工作稳步提高。1979年经西北五省区砖瓦质检团现场检验评定,新生综合厂生产的机砖被评为“西北五省第一名”。
20世纪80年代,第一监狱干警队列训练1989年第一监狱先进工作者合影1996年“两警”联合演练1997 · 布局调整
1997年9月,为适应监狱工作形势发展需要,第一监狱改扩建为高度戒备监狱,这是新疆监狱历史上第一座高度戒备监狱,拉开了自治区监狱布局调整的序幕。
快退休的监狱副调研员欧波说:“第一监狱的发展伴随着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1980年到第一监狱,可以说是第一监狱改革开放历史的见证者,当时的监狱一穷二白,各项管理比较粗放,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对监狱的职能定位不清晰,使用的劳改工作条例都是50年代制定的。1997年建设新监狱,正式告别了小平房,罪犯住进了楼房,监狱各项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2年6月第一监狱举行与老监狱告别仪式2002 · 快速发展
2002年6月迁入现址,监狱的硬件、软件达到了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庄重的标准,这是当时新疆监狱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影响最深的一次监狱改造,是新疆乃至全国监狱建设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件大事,数字化智能安防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全方位、全天候监控,监狱指挥中心与监区监控室联合监控体系实现了整体联动、无缝对接………
办公室民警孙新明说:“我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第一监狱工作,监狱从昔日黄土扑面、荒冢遍地的戈壁滩,到亭榭辉映、绿树成荫的花园式监狱;从泥墙土窑、院落参差的旧建筑,到楼群耸立、坚壁固垒的规范化监狱;从以人为岗、铁网纵布的老式监防设施,到电子监控、红外视屏,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并重的信息化监狱。63年,弹指一挥间,监狱旧貌换新颜。”
第一监狱民警办公楼第一监狱教学楼第一监狱医院第一监狱大门63年,多少翩翩少年熬成苍苍白发,多少殷殷热血谱成煌煌壮图!
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像一首诗,像一首歌,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在眼前流过,有时清澈,有时浑浊。在跋涉与攀登中有甜蜜与欢笑,亦有酸楚与苦涩;有顺境时的奋勇当先,亦有逆境时的踌躇不前。只有不畏艰险、敢于在崎岖山路上奋力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人生的光辉顶点;只有敢于笑迎风雨、乘风破浪的人,才有希望抵达人生的理想彼岸。监狱几代民警的人生之旅,是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的,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63年,生命长河一甲子,又是一个轮回的开始。从蹒跚学步到花甲之年,看似风烛残年却孕育着勃勃生机。63年,监狱事业历久弥新,传承红色基因的第一监狱正精神抖擞,在永不懈怠的奋斗道路上,拍拍身上的尘土,迈步走入新时代,继续向着监狱事业的新征程再出发。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古鉴今,志在开拓未来;一往无前,只为忠诚担当;默默奉献,守护岁月静好。
63年来,一代代监狱人民警察始终把使命担当作为毕生追求,为新疆监狱建设谱写了一幅幅壮美激扬的画卷。
63年来,一代代监狱人民警察始终把忠诚奉献作为不变使命,用不同的青春追寻着共同的梦想。
巍巍天山作证,一代代监狱人民警察,给一个个失足的浪子,插上了重回蓝天的翅膀;
苍茫大漠作证,一代代监狱人民警察,为一个个扭曲的灵魂,拨正了顺利归航的方向;
坚韧胡杨作证,一代代监狱人民警察,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奉献了青春、终身和子孙!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