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哆啦A梦》,你有哪些感受、心得或者故事?(哆啦a梦的感悟)成年人关于哆啦a梦的心得,
我讲讲“巨大机器人”吧。
在SF短篇集里,有一个小故事,一个普通的成年人捡到了一台巨大机器人,最后却因为他已经太“现实”,机器人对他毫无用处,只能把机器人沉入大海,重新恢复到平庸的生活轨道中。
然而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巨大机器人仍然具有无穷的神秘和潜力,可以站起来去改变这世界。《铁人兵团》是经典自不用说。还有一个小短篇,在漫画第23卷,是个很有意思的巨大机器人故事。
哆啦A梦拿出的巨大机器人,因为大雄拼装时粗心大意而失控了,只能等它耗尽能量自己停下。大雄和哆啦A梦正惊慌的时候,在山上发现三个被风雪困住的孩子。救出这些孩子之后,他们告诉大雄,村子和学校相隔一座山,上下学非常困难。
于是大雄和哆啦A梦一拍即合,替孩子们挖了一条贯通村子和学校的山中隧道,同时能量也耗尽,机器人停下来。
儿童时期,甚至大学时期,都只觉得这是一个甜美有趣的故事。但今天重温的时候,突然又觉得有一种悲壮的东西在里面,也许有过度解读的成分,个人观点,姑妄言之。
在SF短篇集里,机器人对于“大人”,已经失去价值,只能被施以海葬。机器人的“死亡”,体现了“大人”生命中的拘束,以及想象力、生命活力的丧失,是悲剧。
在哆啦A梦的短篇里,大雄和哆啦A梦同样采取了一种比较实际的办法,来运用机器人。机器人最后耗尽能量,也是死亡,但这种死亡不再是无意义的。为孩子开拓出道路,让他们去上学,这是一种指向未来,指向进步的努力,是喜剧。隧道的黑暗和出口的光明,也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气氛来。”,“反抗绝望”,“前面是坟”,重新想起哆啦A梦的这则故事,泪不能抑。
藤本宏先生,如果看短篇集,很容易注意到这个人性格中的“苍老”,对现实中种种限制(如他一直批判的战争、专制、破坏环境),表现出的无奈和颓唐。但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他对于儿童的关注,他把最美好的品格赋予了哆啦A梦里的孩子们,让他们一次次地惩恶扬善,拯救世界。
虽然对现状深感失望,但仍然寄希望于未来,甚至燃烧生命,尽力为孩子们开辟出道路。“自己扛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幼小者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种精神就超越了一般成年人的老颓,而成为永远年轻的。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臧克家《有的人》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