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周舍与沈如琢的这三个渣男话术,早点看清楚,远离烂桃花(梦华录出品方)梦华录是成年人的爱情,
一部《梦华录》,成年人爱情的甜固然让人上瘾,而各式渣男的套路也让人大开眼界。
比如周舍与沈如琢,这两人都擅长在恋爱期用甜言蜜语把小姑娘哄得团团转,晕晕乎乎就着了他们的道儿。
尤其是沈如琢更是技高一筹,让宋引章在明明已经栽过一次跟头、明明心存疑虑的情况下,终究还是一步一步落入了他的掌握。
仔细琢磨一下,周舍与沈如琢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他们都有一套渣男话术;
以下这三点,就是他们最常使用的手段。
建议女孩儿们早点知道,早点留心,好好保护自己。
01 话术一:你有错,我无辜。
也许是看透了女孩儿们大多天性善良,所以,很多渣男专门利用了这一点;
一边找各种理由给女方扣大帽子、指责女方“有错”、“狠心”、“残忍”,一边又装得可怜巴巴地表现自己多么无辜;
以一种“愧疚感”,打破女孩儿们矜持、谨慎的心理防线。
沈如琢一步步接近宋引章的过程中,就多次采用了这种方法。
举几个例子。
沈如琢直呼宋引章芳名,宋引章认为二人并不熟悉、这样称呼不合适,沈如琢就评价宋引章“冷淡无情”、“让人伤心”;宋引章不愿意与沈如琢单独相处,对他再三回避,沈如琢却偏要挥着扇子在宋引章身边转来转去,还说宋引章“真是个狠心的小娘子”;沈如琢自作主张,非要带宋引章买新钗子,宋引章没有心情,着急回家,沈如琢就自怨自艾地哀叹 “我好不容易休沐,一大早就跑来见你,想给你买根新簪子,结果你倒给我冷脸看。”乍看,似乎他说得也无不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
他话里话外,都是“对人不对事”;
换言之,他的目的,并非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而是在进行潜在的人身攻击;目的是给宋引章一种错觉,仿佛她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事情,真的对不起沈如琢;
进而让她觉得,只有放下戒备,乖乖听沈如琢的话,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实际上,宋引章根本没有什么地方对不起沈如琢。
男女交往,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只有双方都乐意,才是一段真实恋情的起点;
而沈如琢这一套,玩的却是“我喜欢你,你就必须回应我,否则就是你无情你狠心”的逻辑。
凭什么呢?
你一厢情愿献殷勤,凭什么我就必须要感动呢?
就凭你脸皮厚吗?
这哪里是恋爱,简直就是情感勒索、道德绑架呀。
反观正面案例顾千帆,在与赵盼儿相识相知的过程中,他也曾多次对赵盼儿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但顾千帆却是“对事不对人”。
不管是“东京居,大不易”的箴言,还是“以后有什么难事都该告诉我”,都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借着事情去打击人。
02 话术二:诋毁你的朋友,削弱你与朋友的感情
为了更容易地掌控女孩的思想,一些渣男往往会在交往过程中,非议、诋毁女方的朋友,制造一种“他们都很坏,只有我最好”的错觉。
例如,周舍在赵盼儿面前求娶宋引章,被赵盼儿一眼识破真面目、拒绝亲事。
而面对年少无知的宋引章,周舍却甩锅给赵盼儿,说自己看在宋引章的面子上对赵盼儿客客气气,赵盼儿却一点都不给自己保留体面;
言下之意,赵盼儿无礼又粗俗,哪有我这么通情达理。
再比如沈如琢,一大早就找理由单独约宋引章出门;宋引章想要早点回家,说“晚了盼儿姐她们就发现了”;
如果沈如琢真心喜欢宋引章,知道宋引章有这么好的姐姐在关心她、爱护她、处处怕她吃亏,理应觉得欣慰、替她高兴才对;
而沈如琢的回答却是:她们只是你的好朋友,又不是令尊灵堂,何必对她们言听计从呢。
话里话外,就差把“她们没资格管你”、“别理她们”写在脑门上了。
真正关爱你的人,巴不得你身边有更多的闺蜜、朋友对你好,让你活得安心、过得快乐;
而另有所图的人,最担心的却是他们的心思被人看穿,所以恨不得你身边空无一人,只对他一个人百依百顺。
这里就又要拿顾千帆做个正面教材:
同样是对待恋人的朋友,顾千帆不仅不破坏赵盼儿与两位姐妹的感情,还早早准备了适合各人口味的曲谱和菜谱,不仅有助于自己的恋情,更是间接促进人家的姐妹情。
我们固然有我们的爱情,但你也可以有你的圈子——这才是一个真诚男人该有的坦荡与担当。
03 话术三:画个大饼,诱你上钩
成年人的爱情,也许免不了“各取所需”,只要双方各得其所,你情我愿,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偏偏有些男人,却只想着做“无本的生意”:
他们并不打算真的拿出什么实质的东西去打动芳心,而是抓住女方当前某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凭着花言巧语,去画大饼、开空头支票,空手套白狼,诱使天真小姑娘一步步走入情感骗局。
当初,周舍求娶宋引章,抛出的诱饵就是“只要你嫁给我,我就去求在应天府做通判的姨父,帮你脱籍”;后来,沈如琢为了亲近宋引章,也抛出类似的诱饵:“以我和教坊使的关系,别说是让你去御前献艺,就是给你‘脱籍’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两个精明的渣男,都抓住了宋引章急于“脱籍”的迫切需求,用空头支票将天真的宋引章哄得晕头转向,是非不辨;
而事实上,如果确实是真心爱慕,为什么要将“脱籍”作为诱饵、光说不练,而不是立刻行动起来,用事情的结果去证明自己的满满诚意呢?
不得不再次拿顾千帆做个对比:
在向赵盼儿表白的时候,为了打消她的疑虑,顾千帆并没有画大饼、提条件,说什么“只要你肯嫁给我,我就把所有家产都交给你保管”,而是当场掏出自己当官十二年攒下的全部家当——三张地契、四把钥匙,直接交到赵盼儿手上。
赵盼儿并不缺钱,毕竟人家在钱塘也是有田产有铺子的;她缺的是认同感与安全感;顾千帆就果断用行动消除了她的不安。
与口头上天花乱坠的许愿与承诺相比,实际的行动更能带来安全感;
而到底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往往正是渣男与良人的区别。
04 结语
小结一下,周舍与沈如琢之流的常用手段:
第一,给女方扣大帽子,“对人不对事”;利用女方的善良本性与愧疚心理,消灭女方的谨慎防备;
第二,诋毁女方的朋友,让女方孤立无援、只信任他自己;
第三,开条件,画大饼,诱惑女方上钩,实则空手套白狼。
有道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感情的世界里尤其如此。
希望姑娘们都能睁大眼睛,多看行动,多动脑子,少听甜言蜜语,远离渣男呀。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